【宁波经济】创·责任与使命
2016-08-23

 

徐立勋是个传承者,也是个创新者。父亲创立华茂集团,并确立了“教育为立业之本”的企业价值观。作为接班人,徐立勋十余年来一直秉持坚守着父亲的教育情怀,在父亲独创的“华茂教育产业模式”中不断前行,探索华茂的创新之路。

传承,是另一种创业

1996年,徐立勋带着父亲的嘱托,远赴美国莱斯大学读商科。2000年,留美四年的他进入华茂,结果父亲的班子,正式开始了创二代之路。

继承,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业。这是徐立勋对继承家业最好的总结。在他的观念中,无论是创二代还是继承者,他都是一名职业经理人,从进华茂开始我就是怀着创业的信心和信念的。守业实际上意味着一种淘汰,因此需要创新。

在进入企业管理层之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围绕着提升教育装备产品的教育属性和科技内涵,逐步实现了教育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徐立勋开始了自己的接班之路。那一段最难熬的时光里,他的体重连续下降了二十八公斤,这也算是在守业责任和创新发展中的“压力减肥”,只为既要守住父辈创造的荣耀,更要续写新的辉煌。如今,已经走过四十五年历程的华茂集团,谱写着研制教育产品、投资教育办学、创建国际教育论坛的教育三部曲,构建着具有华茂特色的产、学、研一体的教育产业链。

在徐立勋看来,做一名继承者,所要面临的压力和困惑不会比创业者少。作为继承者来说,父辈已经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作为二代,如何超越,在前人基础之上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背负着来自于社会、企业、家庭的压力,只有做好,不能做差。只有一条道路,这一点和创业者一样。

作为接班人要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拿业绩说话。一句话,没有业绩,一切无从谈起。要积极争取基层工作经历。受社会大氛围的影响,大家都愿意去做虚拟经济,而不是跟工厂车间打交道。就有一些基层的工作经验,对于驾驭统领整个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要建立自己的管理团队。创二代要站稳脚跟,将自己的思想付诸于实践,将理想转化为执行力,首先在于建立自己的管理团队。徐立勋说,他个人在接班之后的商海沉浮中,深刻感受到实体经济永远是扎根在下面的,是基础性的,实体经济才是企业发展传承的真正根基。实体经济能让人把心沉下来,是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并再次基础上,进行广泛的社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率先垂范,履行社会责任。无可回避的是,创二代这个群体,常常被冠之以“富二代”的标签,一举一动总是招来舆论的目光,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见诸舆论则更多的和“炫富”、“嚣张”等联系到了一起,这其中虽有夸大事实和符号化,但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修正。

徐立勋说,正式因为和父辈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在接班企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碰撞,甚至可能是非常激烈的。他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换位思考,虽然这很难,特别是身在纠纷中,多有偏颇,但一定要尽力去调整。

现在,徐立勋把华茂的战略锁定在教育、文化、医疗三个领域,2015年,华茂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集团再次荣称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宁波·竞争力”百强等荣誉称号。“我们需要的是有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不需要跨越式发展。”徐立勋说,2016年,华茂集团将“三三一”发展战略为指引,深入推进“长、中、短”三线的产业布局,发挥教育、产业、艺术、文化等各板块联动效应,加快“产、学、研”体系下华茂内涵式发展的步伐。同时,以45周年企庆为契机,打造华茂和谐家园文化,增加员工职业幸福感。


成立社会责任部  打造华茂·彩虹计划

在刚刚毕营的第四届华茂·彩虹计划公益夏令营的闭营典礼上,徐立勋有感而发,回顾了“华茂·彩虹计划”创办四年来,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枝繁叶茂,他动情的向自己的团队、创二代的朋友以及关心和支持彩虹公益事业的政府和媒体表达了自己由衷的感谢。

随着“彩虹之家”项目的正式启动,短短四年时间,华茂·彩虹计划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为了更好的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华茂人的公益情怀发扬广大,2015年,华茂集团成立了社会责任部,除负责企业日常的公益活动之外,还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时间追踪留守儿童的成长历程,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不仅要将企业经营好、发展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履行社会责任,这也是家国情怀。这是徐立勋常说的一句话。身为宁波市创二代联谊会会长的他,不仅在华茂集团内部积极推行华茂·彩虹计划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更带领创二代联谊会的伙伴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们的足迹遍布沂蒙山区、贵州黔西南等地的贫困地区的学校,切实帮助那里的留守儿童,增加创二代的社会责任感。“红色引领,绿色发展”,这是徐立勋对创二代投身公益事业最好的注解。

“对小候鸟的关心,其实最早来源于对他们父母辈的关注。”说起华茂·彩虹计划彩虹之家项目想法的起始,徐立勋这样说道。小候鸟的父母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从事着十分辛苦且收入低廉的工作,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汗水。他们的牺牲和付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常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而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和小候鸟的支持,往往只停留在物质需求上,忽略了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据了解,华茂·彩虹计划的彩虹之家项目,定位于“留守儿童之家”的概念,以“彩虹桥”为核心元素,汇聚宁波的爱心力量,在帮助留守儿童集中的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通过完善贫困地区学校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与在外打工父母实现定期或不定期的视频连线、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通过通信、网络、书籍等媒介,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与外面的大千世界沟通的桥梁。

从单一的夏令营,到如今包含彩虹夏令营、彩虹助学、彩虹奖学金、彩虹1+衣、彩虹之家等各类公益项目在内的完整的公益计划,华茂集团的彩虹人们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正如徐立勋所说的那样,华茂·彩虹计划的未来不是华茂教育基金会每年出资帮助留守儿童、花点时间和金钱办一个夏令营这么简单,而是持续化大力气对小候鸟的关爱。

事实上,依靠华茂一家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华茂·彩虹计划只是播下一颗公益的种子,然后引起全社会对这个特定群体的关注,大家一起去呵护、栽培,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颗参天大树。现阶段,徐立勋和他的团队的想法就是把彩虹行动做好做大,做成一个彩虹系列,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特定的公益文化。让全社会在彩虹公益的印照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