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长在四明山麓的一个贫困山峦里,深知没有文化科学知识是贫穷落后的根由。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则明白了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公司是从一家规模甚小的校办企业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成为拥有10余亿元资产的较大企业。我忘不了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我的帮助支持,自从企业产生利润起,就开始了资助教育回报社会的行动,至今累计 向各地教育和公益事业的捐资已近1亿元,1999年,教育界一位深知人士提议我投资办学。我欣然接受这一建议,觉得这是更长远更有意义的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经董事会的一致同意,公司独家投资5亿元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创办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后来相继在衢州和龙游两投资,分别与衢州二中、龙游中学联袂创办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当我国加入WTO后,有人问我:“国外的教育要介入我国教育事业的竞争,你们私立学校将如何面对?”我的回答是“放眼未来,立足回报”八个字。我的意思是:
其一,“放眼未来”就是要把眼光放得远,学校的定位要高,规模要大,还要考虑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筹建学校起,我们已经考虑到校园建筑环境应该20年内不落后。我们还从教育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确定学制为自小学至高中的12年一贯制,教学方面在文理并重是的基础上,加强外语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学校配置了数量充足设施先进的语音、信息技术、美术、劳技、音乐
航模等专用教室及各类实验室。办学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为皮,学校高薪聘请了一批特级教师领衔执教,并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保障了教学可持续发展。由于具备了上述条件,学校规模 确定为130个班级(小学50班,初中48班、高中32班),5000名学生。学校创办已近三年,实践证明,学校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我们的规划是可行的。
其二,“立足回报”,指的是开办私立学校不能以赢利为目的。我个人认为,现阶段提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产业化还为时过早。旧社会有过不少私立学校,但没听说过有人靠办学发迹的,相反,筹措经费,维持学校生计,倒应成为学校董事伴的操心和烦恼的事情。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普遍提高,办私立学校不会像从前那样困难,还能有所赢利。但我之所以主张出巨资创办私立学校,则是立足于回报社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实际行动。
但量话要说回来,办学者特别是作为一个企业家,自然要核算成本,要讲究效益。因此,我的主张是:第一,决不急功近利,国家土地以优惠价被我们征用,学校的建筑和部分硬件都是增值的企业资产,因此不要去考虑何时收回投资成本,能做到以学养学略有所余就是成功。诚然,我们学校的诸方面条件都要比兄弟私立学校优越,但收费标准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就形成了竞争的优势。第二,学校的一切努力都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培养能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优秀人才,使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做到这一点,就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好的回报。为此,我们企业愿做学校的坚强后盾。只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我们舍得投入,该花的钱毫不吝惜。当学校在社会赢得声誉,企业也沾了光,这也是对企业的最好回报。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 2002年4月 作者:华茂集团董事局主席 徐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