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茂美术馆展示了一个范例
2012-09-18

“我刚刚看了一场高水准的作品展,在12位中国油画家的作品里,有我从来没碰到过的东西,他们在受到欧洲名家的影响时,还有中国特征在里面。”昨天上午,华茂美术馆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贵宾——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彭尼。

沙耆的静物画作笔触流畅,全山石、罗工柳等名家作品中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些都给彭尼教授留下深刻印象。“无论对于研究者还是观众,展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处理当地特征和国际特征的关系,就这点来说,华茂美术馆展示了一个范例。”彭尼教授说。

彭尼教授是西方艺术史与博物馆领域的核心人物,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与欧洲古典雕塑的权威。他担任馆长的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美术馆之一。这家美术馆始建于1824年,收集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2300余件美术作品,其间不乏达·芬奇、拉斐尔、委拉斯凯兹、莫奈、塞尚等大师名作。

此次彭尼教授首次中国之行,是专程来考察由华茂集团创办的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的建设情况。在参观华茂美术馆之前,彭尼教授一行已先期到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建筑群的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彭尼教授对于建设中的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充满了憧憬:“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将打造出具有独特性的东西,是全新的文化综合体,学者或普通参观者到这里,会看到风景、实验室、博物馆、图书馆等,会一直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彭尼教授认为,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项目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尤其是以教育类博物馆作为整个项目灵魂的设想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强调艺术教育看点的做法,在博物馆界无疑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有助于促进宁波文化与艺术的国际交流。

彭尼教授告诉记者,在英国国立美术馆,并不收藏当代艺术,在馆里,学者、修复专家和科学家三者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他认为华茂美术馆是另一个样本,它是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组成部分——浙江民族教育博物馆的分馆,因此,华茂美术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是要融入到教育论坛之中,同时成为推动国际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平台。

据悉,华茂集团精心打造的国际教育论坛,至今已运作了9年,主体建筑将于3年后完成,计划总投资18亿元。

(转载自2012年9月15日《鄞州日报》2版 记者 吴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