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起,华茂集团在教育辅助材料制作产业的基础上,转型搭建中国最大的教育产品供应服务平台。纳入这一战略转型规划的,有学具教具系列、理科实验室系列、理科实验仪器系列、科技展品系列、职教实训系列和科普学具系列等6大系列的产品。
华茂主产业的指导思想,始终强化自己的教育主张,即把实验教学从附庸教学转变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使仪器设备成为满足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华茂从5个方向,求新务实,在中国教育仪器的创新之路上前进。
探究实验:紧跟新课改
课程改革是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在新课标、新理念的背景下,华茂主产业首先重点强化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整合,适时地推出了华茂小学科技探究性实验室,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探究教学环境,支持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较充分的调动。
在转型的过程中,华茂并没有放弃传统的教辅材料(学具)和传统仪器的供给,而是积极地将其纳入新课标体系,表现教育新趋向。在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辅材料(学具)中,华茂将适合小学教学的相关趣味产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后打包整合,并丰富实验室产品线,取得了先发优势。
数字化:体现新趋势
信息技术可以将实验过程随时定格,可以将肉眼观察不到或观察不清楚的细节、微观景象记录并显现给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还可以虚拟实验,有助于解决教学难点,这些都是它的优点。华茂在抓住新课改给仪器创新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把目光投射到数字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上,用“数字化”这一闪光点,探索教学仪器配套开发和组合开发相结合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目前,华茂自主开发的HM004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教仪市场的主流,便携式HM005产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这是华茂在探索中国教育仪器的创新之路中迈出的具有新特点的步伐。
通用技术:创设新配套
根据国家《高中技术课程标准》,高中阶段都将必修“通用技术”这门新的课程,新的课程不但教学实验没有具体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课程需要的仪器设备在目前的中国教仪产品中还是一个空白。
就像97课改华茂为中国教育奉献了一整套学具产品一样,华茂又开始行动了。华茂调集了自己最优势的研发力量,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的优势,结合各种版本的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形成完美的配套设计方案,尤其在总结广东经验的基础上,以江苏版教材为蓝本,设计研发出满足教学实际需要的“模块化”专用电子实验板、实验箱、教师工具套件和各种实验用的试验耗材。在此基础上,华茂还研发了“全系列通用技术实验室”,直接为学校量身定做“通用技术”的实验教室或实验中心,还建立了专业课教师的应用培训中心和学生技术素养实训器材研发中心。目前,华茂在“通用技术”的领域里,不但是全国的先行企业,也以其风险研发的精神和研发成果的优势,再次为业内瞩目。
袖珍科技馆:开拓新空间
在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趣,这是华茂教育仪器拓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华茂集团与武汉大成美育科技馆合作,建立了新型专业生产袖珍科普展品和科学探究产品的华茂袖珍科技展品公司。公司以“袖珍”为特色,重点突出了动手和创新,研制了近400件的袖珍科技系列展品,获得“第1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在袖珍科技馆的普及过程中,华茂突出了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相配套的“校园科技馆”的设计与制作,袖珍科技馆的升级版——“校园科技馆”已经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亮相,加快了这个目前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馆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小学科技教育产品在学校实践的基础上,又向幼儿科技教育的领域作延伸开拓,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智幼儿玩具的开发。目前华茂已经陆续开发生产出木制玩具、塑料玩具、布绒玩具以及幼儿家具4大系列产品。
产学研一体:开创新实践
按照学校发展的需要,结合集团新产品研发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华茂成立了由科研人员和学校学科带头人联合组建的教育产品新的研究机构。这种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和市场脱节或不匹配的问题,打通了工业产品和教育产品不连通的环节,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时间,适应了教学改革的需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正是依托华茂集团的资源优势和教学装备,成为了中国民办学校的旗帜和样板,在民办学校竞争激烈的今天始终有新的突破,同时,学校参与的研发和实验,也加快推动了华茂教育产品的转型、升级和换代。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