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家文化系列座谈会于华茂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中联口述历史整理研究中心理事长和龑、华茂集团董事长徐万茂、宁波海曙区文联主席陈建东、江厦智库秘书长魏玉祺、宁波市南苑鞋城董事长施建林等20名嘉宾,出席此次会议。
本次座谈会由健坤慈善基金会中联口述历史整理研究中心线状书局主办,华茂集团与江厦智库承办。以“中华家文化数字博物馆走进宁波”为主题,旨在“专注家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着重于商道和家道的传承。
会议上,董事长徐万茂首次公开分享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自己产生的深刻影响。徐董事长出生于偏僻清苦的四明山,作为家中长孙,深得祖母的疼爱,祖母也在他的童年里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穷家不穷路”。每当有人来家中乞讨,祖母会热情地留人同桌吃饭,这让徐董事长印象深刻。在老人眼里,不求子女大富大贵,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得益于优良的家风教育,祖辈的“诚信、勤俭、不贪”在徐董事长身上传承,影响着他的商学之道。
徐董事长提出“大文化观、大教育观”。华茂的一切取之于教育,用之于教育。现在以及未来,华茂都将致力于投资教育,其中就包括华茂美术馆。
一提到美术馆,徐董事长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美术馆中的艺术品均来自于他多年的收藏。他将收藏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自己收藏,妥善保存型”;第二类是“买进买出,赚取利益型”;第三类是“自藏自用,乐在其中型”。徐董事长将自己归类到第三类,只进不出。他一再强调:“收藏是为了教育”,这也是徐董事长将两千余件藏品悉数捐赠给华茂外国语学院的原因。
华茂集团在东钱湖坐拥300亩土地,如何使用好这片土地,成了难题。当所有人都认为房地产业能让这片土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候,徐董事长经过深思熟虑,拒绝了这一方案。他力排众议,选择用16年的时间打造一座精品。
经过16年的酝酿和精心筹划,2016年底,华茂国际教育论坛正式落成于美丽的东钱湖畔。论坛放眼全球,是以“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致力于创建教育界的“达沃斯论坛”。
正如他的财富观“徐氏家族只是社会财富的保管员”一样,徐董事长的一言一行始终秉承着这一准则。
“分家不分产”,2008年,徐氏家族全体成员共同正式签订了《徐氏家族共同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企业遇到不可抗力,徐氏家族把清算后的全部剩余资产转移给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以表示徐氏家族对教育的最后贡献。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百年承诺。
徐董事长认为,华茂只是做了一代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不因为这了不起而做,我只是认为我应该做”。对教育,华茂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对家庭,徐氏将继续传承“诚信、勤俭、不贪”的家风家训,不跟风,不眼红,知足常乐,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时间变迁,家风家训在代代的流传中,渐渐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家文化。家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小家中,它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亦是经商求学的原则。徐董事长的家文化早已深深刻入进他的骨血,影响着整个徐氏家族,推动华茂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