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宁波大剧院隆重召开,徐立勋总裁作为政协委员参会。用税收政策扶持小微企业、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身份同等、山区居民饮用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三届市政协委员,十几年履职经历,徐立勋已是政协委员里的一员“老兵”了。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政协委员,徐立勋这次在提案中提出:关注“新宁波人”随迁(留守)子女的精神需求。在接受中国宁波网记者采访时,他说“除了物质层面的帮助和扶持外,‘小候鸟’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关注,需要社会用平等的眼光与他们交流,需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克服因‘留守’带来的不良影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徐立勋建议,政企合力,加大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专项投入;关注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倡导城乡儿童“平等交流、互学共享”等。他说,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帮助应尽量淡化物质层面的帮助,强化精神与品德的互学共享,从而形成两个不同群体的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可以通过组织城乡结对、走进另一个家等方式,让城乡儿童走进另一个群体,了解另一种生活的快乐和缺失,让城市孩子的热情大方、见世面广等去影响乡村的孩子,让乡村孩子的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等去感染城市的孩子,使两个群体在潜移默化中交流与学习。”
此外,徐立勋建议,一方面,宁波应鼓励、扶持民营力量参与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入学“门槛”,并切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通过政企合作,让“新宁波人”的子女能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另一方面,倡导宁波市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向“新宁波人”子女敞开大门,让他们尽可能像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到更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
“在宁海、象山、四明山等农村地区,同样也有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亦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注。”徐立勋在采访中呼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