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外行动”托起雨灾中的大爱
2013-10-18

10月7日,台风“菲特”来袭,谁都没有想到一场在福鼎登陆的台风,会给宁波带来历史罕见的强降雨灾害。由于宁波华外是寄宿制学校,10月6日,“菲特”来临前日,学生已经返校正常开学,为保障全校学生安全,学校举全校之力排除万难,在保障学生安全、生活稳定的同时,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应对灾害给教学带来的困难。一场由全校爱心接力的“华外行动”由此展开。 

学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保畅通 保供应 保稳定

学校干部身先士卒,全面做好安全防范,千方百计保障基础设施,确保学校基本正常运作。

10月8日开始,校园内局部出现积水,蒸汽管道被淹,难以提供米饭,住校外的老师返校上课困难……在这非常时期,学校管理层迅速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事实上,10月6日开始,学校就已经对台风来临的相关防范工作提前做了部署,并安排了连续两天的教学区与生活区的通宵值班,以确保学生和财产的安全。

10月8日,学校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学生安全稳定组、后勤保障组三个具体工作小组,协调推进抗击“菲特”台风工作。校董事长徐万茂虽不能亲临现场,但多次指示强调各方面做好防范工作,关注师生安全,保障正常教学。

灾情就是命令,学校各部门各就各位,安排24小时执勤,密切监测观察,发现除热汽管道和道路部分受淹外,其他教育教学设施未受影响,抽调专门人员,全天候值班,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防范和监控。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校警的身影。从6日晚上开始,校警队就在每个班增加了四名校警值班,严阵以待,24小时全力守护着校园,很多队员都连续上班16小时以上。

为更好地了解各学部的情况、协助各学部应急救灾,学校领导干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与老师同甘共苦的拼搏精神,积极投入到校园抗灾行动中,细化分工,加强巡视、检查与督促落实。

学校后勤部门在初中通往食堂的路上临时搭建起两个便桥,确保师生就餐路上的安全。第一次搭的桥比较仓促和简陋,经受不了这么多往返师生,第二天下午,后勤相关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在风雨中将桥面加宽、加固;到了吃饭时间则由值周老师在现场维持秩序。晚自修后,则由校领导干部、班主任、校警队员护送学生到生活区就寝。由于蒸汽管道被淹,难以提供米饭,学校食堂便想着法,给全校师生提供热乎乎的面条、水饺、年糕、汉堡、菜泡饭等,变换口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市交通几乎瘫痪的情况下,学校的餐桌上,学生依然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饭菜。

同时,总校和各学部办公室、班级利用短信平台、QQ群、微信等现代媒体,加强对师生出行的安全提示。对少数走读生因市区交通瘫痪而无法回家的,学校通过给他们安排宿舍或与本班学生拼宿的方式给予解决;从老师们的安全考虑,学校给老师们提供学生宿舍让老师们在校过夜。

 一天天,在学校各部门的统筹和全校老师的全力配合下,校园学生安全、稳定,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正常。10月10日,终于看到了校园内的积水有所消退,临时便桥得以拆除,路灯开始全面检修,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但这场一场硬仗还没有结束……

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校园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10日一早,在水位刚刚有所退去之时,全校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全面启动。学校办公室、后勤、医疗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在李秉康总裁的主持下,召开了全校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会议。会议部署了各部门详细的防疫防病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并细化完善了相关工作方案。校党总支书记李秉康强调,学校各部门必须狠抓卫生防病工作重点,加强疾病和疫情监测报告,强化饮食卫生安全管理,有效预防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必须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会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各就各位,对学校食堂、教室、寝室、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扫、保洁和消毒。在消毒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校学生处还通知各学部要求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卫生防病等健康知识教育工作。

10月10日-11日,全市灾害得以逐步缓解,学校开始陆续放假。学生处逐一通知家长来校接走学生,并分批将外地学生安全送出校园。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华外人用真诚给每个学生提供多一份的关心和防护,用心实践“以生为本”的承诺。

老师:迎难而上,保障正常课堂教学    学生在,老师在  

全校住在教师公寓的老师都来了,住在校外的能来的老师也都来了,他们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同学们也在老师的感召下安心学习。

全市交通瘫痪,学校告知住在校外的老师无法上班的,可向教务部门请假调课,但记不清全校有多少位老师还是甘愿冒着风险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交通不便路难行,怎挡得住我们老师前行的脚步,怎挡得住我们老师心中强烈的责任感?

全校有多少教职工,这样不顾艰难曲折,迎难而上,排除千难万险来到学校,为维护校园稳定拼尽全力?有5点起来艰难跋涉几个小时来到学校的;有淌水几公里后,偶遇好心人才拼车来到学校的;有背起身体不适的同事几公里赶来上课的;有坐上皮划艇,离开小区后步行二个多小时赶到学校的;有在上班路上不慎遭遇危险后,次日仍发着高烧坚持赶来为学生上课的;有不顾自己小家安危,选择24小时为学生撑起防护伞的生活老师们;更有老师艰难到校后坚守岗位,在台风天放心不下学生,安顿好学生后很晚回家;又有多少位老师选择在办公室、学生公寓或同事家里,度过了这风雨交加的一夜;为了帮助不能及时上班的同事,有这样一批老师每天默默承受了2、3倍的工作量,甚至有老师连续三天叫来了自己同是教师的爱人帮助工作;校警队员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里,脚皮已经溃烂,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好几个队员因此患上了重感冒,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四天来,像这样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校园里有太多这样有爱有责任心的老师、职工们,他们永远这样用爱温润着孩子,却牺牲着自己。在这里,要向所有在风雨中坚守岗位的教职员工说一句: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是你们的默默付出给了5000余名一份安心和防护。是你们,在平凡岗位,感动着身边人的同时,不断给大家以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在这场考验面前,华外全体教职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教学工作正常有序。

收获:风雨之后的彩虹

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全身心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有余姚的家长特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还特别感激地说:“还是在华茂好啊!孩子安全。

老师的付出,家长和孩子们都看在“心里”,在这途中,每个班都能收到家长对于老师的慰问:“老师辛苦了”;“老师,你们真不容易”;“老师,自己要注意安全”;“老师,你这几天能回家吗”……有余姚的家长特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来,还特别感激地说:“还是在华茂好啊!孩子安全。”

孩子们虽小,却也深深懂得,302班的祁闻说到:“我知道老师为了来学校,车子都熄火了,走着来上课,很辛苦。”309班的连贯荣同学这样说到:“我知道郑老师受了伤在照顾我们,自己家也被淹了,我觉得老师真的很伟大。我们要听话。”

 这些真切的声音,让我们知道,全体教师的付出没有白费,在这场与天灾的对抗中,我们完胜了。

 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于我们每个市民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对于华外师生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呢!但是我们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灾难过后是灿烂而美好的明天。人生处处有磨难,在这次师生共度的难关中,每个人以自己的美丽心灵感染着对方,使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在这非常时刻,我们看到了华茂人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感受到了华茂教师强烈的责任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外师生之间更深的情感,从学校党政部门到任课老师、班主任、生活老师,无不用行动演绎着一个个华茂人的拼搏精神,带着坚强与美丽,托起雨灾中的大爱。

后勤人员紧急加宽加固过道

老师管理学生过桥

老师管理学生过桥

语文课上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