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中国的微观经济,将比任何一年更需要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和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与外部环境之间,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关联性。因此,了解和预测宏、微观形势之间的关系和正确解读国家政策,成为当前所有知名企业的战略重点。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不但需要“埋头拉车”,更需要“抬头看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2年“稳”字当头的发展基调,提出要稳政策、稳增长、稳物价,稳社会大局。在出口、投资增速放缓之际,将扩大内需视为战略基点。在此,对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中央经济政策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1、关于“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说明还是靠政府主导经济,还是要投资拉动,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存在矛盾,货币政策稳健无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必须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但货币和信贷合理增长又带来巨大的通胀压力,所以就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积极作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就实质上就是股市,所以2012年A股市场也注定不会风平浪静。
2、关于“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这是中央政府一直在推进的、决定中国未来二三十年能否保持快速增长的关键。我们知道,在2011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已派出调研组赴各地调研农地确权工作开展情况,温家宝总理近期的讲话也强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预计不久的将来大规模农地流转可能会开闸,让农民同样分享到土地增值的成果,不仅可以启动巨大内需,也加速农业集约化经营以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这将开启中国农村新一轮的土地改革,我们对此应有敏锐的洞察力,抓住可能的发展机遇。
3、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个缓慢的过程,一直以来,我国政府推崇依靠消费升级拉动消费,从家用电器,到住房与汽车,如今消费升级遇到了天花板,今后怎么做?中央政府提出要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姑且不去评论最终效果,就华茂集团的未来发展而言,立足教育、渗透文化,实现教育与文化双事业的融合发展,应该成为我们必须坚持的战略选择。
4、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利率应该是相对稳定,汇率相对稳定能让中国的制造业喘口气,为制造业升级争取时间。中国的人均资源存量十分频繁,要素资源十分紧缺,我国自2012年1月1日对能源资源类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农业生产资料等五大类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关税4.4%),所以扩大进口已经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也我们国贸公司今后的发展重点。
5、关于“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011年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被人为遏制。对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导向,我觉得可从3个层次来理解:(1)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主要是对高房价要调控,对高端市场要约束;(2)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这是这针对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要通过市场化途径来解决;(3)加快保障房建设,这将逐步满足低端人群住房需求,实现人人有所居。归结到底,“高端有约束,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这将是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发展基本模式。对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我的判断是:高端产品,比如洋房、别墅和豪华大套房,肯定是调控目标;普通商品房即使扩大有效供给,应该是发展重点;保障房主要给最低端人群使用,民生项目,应抓机会进行参与。
6、关于“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增加教育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确是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一项重点工作。我国在10年前制定的目标中就提出教育支出要占财政支出的4%,目前仍没达到。但无论如何,教育投入的增加,对于我们华茂集团的未来发展而言,肯定是好事,对此我们应当自然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做企业要认准大形势,把握大方向。我们从事的事业符合中国今后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趋势,我们走过了40年的阳光之路,我们相信,华茂今后的发展之路更加充满阳光。